高水位下CFG桩与土工格室复合地基施工控制
施工中选取CFG桩质量,土工格室质量,碎石、砂砾石回填质量,工期4个因素进行控制。
1、CFG桩质量控制
在CFG桩施工时严格控制钻入深度,但由于铁路基坑回填土中含有部分体积较大的混凝土块和粒径较大的卵石存在,因此在7区内仍然有部分螺旋成孔CFG桩无法钻入到设计深度,经过分析,7区内回填土回填时间较早,自然沉降时间约为12个月,且地铁隧道拱顶与土基顶面高差约为3.5-8米内,经建设单位、设计和监理研究后认为可不另行处理。
CFG桩混凝土灌注时应严格控制配合比,不可随意调整,混凝土和易性应满足CFG桩的灌注要求,灌注过程应连续,控制套管提升速度。
经检测,CFG桩砼强度均大于C15,Ⅰ类桩比例为98.8%(共830根桩,Ⅰ类桩820根,Ⅱ类桩10根),经加固后的地基承载力不小于200KPa,此外桩位偏差满足要求的比例为95%,达到了预期效果。











高水位下CFG桩与土工格室复合地基方案优化
方案选定后,对方案进行优化和细化,使方案更加经济合理,工程参数更为具体,也更便于施工质量控制。
(1)CFG桩:为节约投资,对隧道顶层分区处理,分为8个区域。仅3区~8区隧道顶层采用CFG进行了加固处理,土工格室,根据不同区域回填土质、回填深度和回填时间等特征,分区进行优化设计。即3~7区隧道顶层部位CFG桩间距为1.7m,隧道两侧CFG桩间距为1.5m,土工格室便于施工,8区CFG桩间距为1.7m。桩身深控制为12m。桩径为400mm,梅花形布置。桩身强度为C15。隧道拱两侧采取CFG桩震动沉管法,土工格室用于潜水河道治理,拱顶采用螺旋桩,土工格室护坡,以保证隧道结构不受破坏。

针对上述情况,本文提出了采用土工格室沙障控制公路沙害。土工格室是一种新型土工合成材料,作固沙材料,片材厚度可根据沙漠的平均风速确定,依据防护地区沙丘的平缓程度确定每一格室的尺寸。每一格室单元都可张合,有与其他单元连接的固定点,张开时为一定面积的方格状,闭合时可叠放在一起。这种材料使用寿命长,可拆卸重复使用,是防沙简便的固沙装置。它还可以和植物固沙结合使用(植物的幼苗、种子很难在流沙上定居、成活),保护幼苗、种子不被流沙风蚀、埋压。当植物完全将流沙固定后可以把土工格室拆下重新使用。
通过风洞试验,对土工格室的固沙效果进行研究,测定了其风速流场和风速廓线特征,为完善和改进沙障结构及固沙性能提供了依据。